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和《关于巡视中央意识形态单位情况的专题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阿富汗总统加尼23日签署命令,宣布当天为全国哀悼日,悼念21日北部巴尔赫省首府马扎里沙里夫袭击事件遇难者。[详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整体。我们要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引领各项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4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在2017年第1季度所呈现出一个全面的良好开局局面,有力地回击和驳斥了“怀疑”和“质疑”中国经济、“看空”和“唱衰”中国经济的各种论调。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这样一个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加强合作是必然选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一年多来,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实践创新,应增强问题意识,着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占据了真理和道义的高地,我们的底气和自信来自于真理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来自于我们信仰的主义,来自于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性提供了伟大样本。
2017年3月《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一书出版。它聚焦了“11个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回答全面从严治党相关话题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11个问题即为11个“如何”。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找出答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理论强则党强,思想富则国富。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党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标志。
整体上看,当前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随着需求侧管理的逐步改善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生产领域稳定增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正在加速积聚。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五路大军”,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这支队伍,为知识分子在严肃紧张的研究工作中创造宽松自由的清朗空间,才能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
社会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适当的进,才会有真正的稳。所谓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稳的前提下在关键领域有所作为,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如果把文化自信仅仅归结为传统文化的自信,那就相当于只是和人家说“我祖上也曾阔过”,问题是“祖上阔”并不代表今天“自己阔”。我们讲文化自信,毫无疑问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但最重要的还是对中国当代文化的自信。
当前我国各项改革正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不断凸显的各类社会矛盾和人民群众多种利益诉求,巩固和发展主流思想舆论,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飞机制造工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消费环境,如果中国飞机制造工业企业不尽快抢占市场份额,等到中国消费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国内民用航空市场被瓜分完毕之后,要想继续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制造工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今年5月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专门发来贺信。这是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全体同志的巨大关怀、鼓舞和鞭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科学理论是前行的灯塔,中国经济的每次转型跃升都离不开理论的正确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纵览风云的时代眼光、强国兴邦的历史担当、锐意创新的理论勇气,对经济建设作出深邃思考和战略运筹。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巩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仍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从四个方面着力。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充分认识和深入理解“中国特色”,才能科学高效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从参与一系列国际多边机制到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正成为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丝路三万里,今朝启新程。穿越历史,中国和世界一起,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向未来,“一带一路”犹如鸟之双翼托举世界,一起飞向远方!
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对实践的引领和由此而产生的客观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南。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当今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杨生平、吴慧芳在《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4期撰文,对国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状况做出回顾和展望。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既能有效延续文艺复兴激发的正能量,又能以己之长弥补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现代性的先天不足。
共享经济的难点是什么?共享资源被从第四象限往第三象限推,这就是公共政策讨论时面临的困难。一些原来法律和技术都不排他的东西变成法律不排他、技术上排他。比如摩拜单车,到了一定程度,就开始规范它停在什么地方,低于多少步不能骑它。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不懈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一带一路”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弥补历史和现实的三大短板,第一大短板是原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第二是补世界经济短板,尤其是实体经济的短板;第三是补全球化短板,打造包容性全球化。
理论自信包括对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充满信心,对理论自身的实践效果充满信心,对理论自身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四个自信”框架体系内,理论自信为道路自信提供理论指导,为制度自信提供思想支撑,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领。
过去讲全面改革,其“全面”强调各领域都进行改革,重点在“都”;而全面深化改革之“全面”,强调各领域改革是一个整体,重点在“整体”。
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执政的骨干力量,也是管党治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深刻认识抓住“关键少数”的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
中国与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在农业资源禀赋、劳动力素质与职业化程度、农业机械水平、农业科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以致农业基础竞争力薄弱。中国农业高成本、低效率、缺乏农业基础竞争力的状况将在一定时期内维持。